若满而不痛,腹中痛多,又见大便闭结,故变用承气汤下桂枝大黄汤见腹痛。至于壮盛素热之人,或酒客辈,感邪之初,寒未变热,阴邪闭其伏热,阴凝于外,热蓄于内,故内烦而不得近衣,此所谓寒在皮肤热在骨髓,药用温凉必矣。
唇口焦,不渴不饮水,腹中烦满者,为热在大肠,有燥粪。伤寒汗出而渴者,五苓散主之。
故先解表,传经热邪,胁满干呕,大柴胡汤主之。若有汗,脉数,小柴胡合清胆汤。
里热作喘当分肺胃心三经主治。导赤各半汤见腹痛。
上段言伤寒十余日,热结在里,已可下。但白术凝滞,桂枝辛热,必得里无郁热者,可用。
假使寒邪入里,则外必无热,当见吐痢厥逆等证,而正属少阴四逆汤证也。 四曰伤寒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