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脏阳已竭,有阴无阳也。阳明者,胃脉也,胃者土也,故闻木音而惊者,土恶木也。
过于辛则开窍而散,故为洞心,为汗出。诊此者,当候胃脉,其脉当沉细,沉细者气逆。
人之脏腑在内,内者阴也,皮肤分肉在外,外者阳也。湿从土化,病多发于肌肉。
春夏发生,宜先养气以治标;秋冬收藏,宜先固精以治本。气既乱,故于前阴、后阴,血不时见,而月信反无期矣。
至于当汗而不汗,表里不通,壮热烦躁者,大青龙是也。肺主皮毛,其藏魄,阴之属也,故曰“鬼门”。
肠间病痹,则下焦之气不化,故虽数饮而水不得出,水不出则本末俱病,故与中气喘争,盖其清浊不分,故时发飧泄。老人阳气从上,膝寒犹可,少年阳气从下,膝寒为逆;少年之阳不当衰而衰者,故最畏阴胜之时,老人阳衰本衰,是其常也,故于秋冬无虑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