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病热者寒之而热,有病寒者热之而寒,二者皆在新病复起,是治王气,所以反也。知阴阳邪正之治,则阴阳和而生道得矣。
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,故逆之则死,不可治。阴气在中,故胸痛少气也。
欠,呵欠也,虽主于肾,又足阳明病为数欠。肾属水,故为冬脉,肾主骨,故肾气绝则骨先死,其症在骨肉不相亲附,则齿长而垢,精髓不能濡润,则发枯无泽也。
寒甚复热而心气受伤,故善惊如有所见。饱则肉壅,故痛;饥则气退,故安。
佐君者谓之臣,味数稍多而分两稍轻,所以匡君之不逮也。阴邪薄于阳明,故惕然而惊也。
盖肾脉上贯肝膈,入肺中,故咳则血见于口,衄则血见于鼻也。肾气痹则阴邪乘胃,故腹善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