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泻不失其宜,则与天地之道如一矣。惟是肾本合骨,而此云三焦,膀胱者,三焦出气以温肌肉,充皮毛,此其所以应腠理毫毛也。
肝为阴中之阳,应春之气,故其性暄。 胆经之病连于肝,其气善逆,故少阳独至者是厥气也。
然有表必有里,有阳必有阴,故诸阳之正,必成于诸阴之别,此皆正脉相为离合,非旁通交会之谓也。所谓腹者,凡大小肠、膀胱、命门皆在其中矣。
是以阴阳大小,脉各有体。其脉绝不来,若人一呼五六至,其形肉不脱,真脏虽不见,犹死也。
五者,即五脏之脉,如肝弦,心钩、脾、肺毛、肾石也。变者,谓或黄,或赤,或为遗淋,或为癃闭之类,由肾水不足而然,是皆病之在中也。
同一石膏也,合麻黄用之,则为青龙;合知母用之,则为白虎。荣者,发荣也,非血则无以润脏腑、灌经脉、养百骸,此滋长之义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