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明病无汗,小便不利,心中懊者,身必发黄。 头项强痛,目眩昏冒,心下痞硬,如结胸证,谓太阳少阳二经之证尚未归并,其邪未定,禁不可汗下,惟宜刺大椎、肝、肺,以泻其热也。
非辛甘以助阳,酸苦以维阴,则中气亡矣。是阳明中风与太、少不同,而阳明过经留连不解之风,亦与本经国中迥别也。
按∶大柴胡是半表半里气分之下药,并不言大便。阳明以胃实为病根,更当以胃寒为深虑耳。
脉者,血之府也。头汗至颈,故但身黄,而头至颈不黄也。
不可下,于寒湿中求之。则腹痛不属相火,四肢困于脾湿,故去芍药之酸寒,加干姜之辛热,即茯苓之甘平亦去之。
大下后,六七日不大便,烦不解,腹满痛者,此有燥屎也。欲知胃之虚实,必于二便验之。